不居


拼音bù jū
注音ㄅㄨˋ ㄐㄨ

不居

词语解释

不居[ bù jū ]

⒈  无人居住;不能居住。不停留。不占有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无人居住;不能居住。

《孔丛子·杂训》:“毁不居之室以赐穷民,夺嬖宠之禄以振困匱。”
《汉书·严助传》:“以为不居之地,不牧之民,不足以烦中国。”
颜师古 注:“地不可居。”

⒉  不停留。

《礼记·月令》:“﹝季秋之月﹞民气解惰,师兴不居。”
郑玄 注:“不居,象风行不休止也。”
汉 孔融 《论盛孝章书》:“岁月不居,时节如流。”
宋 苏轼 《答任师中家汉公》:“岁月曾几何,耆老逝不居。”
朱自清 《儿女》:“在这件事上,我现在毫不能有一定的主意;特别是这个变动不居的时代,知道将来怎样?”

⒊  不占有。不居,一本作“弗居”。

《老子》:“功成而不居。”

国语辞典

不居[ bù jū ]

⒈  不居住。

《文选·扬雄·长杨赋》:「大厦不居,木器无文。」

⒉  不占有。

《文选·班固·幽通赋》:「物有欲而不居兮,亦有恶而不避。」
《文选·王融·永明九年策秀才文》:「体道而不居,见善如不及。」

⒊  不停留。

《文选·孔融·论盛孝章书》:「岁月不居,时节如流。」

分字解释


※ "不居"的意思解释、不居是什么意思由壹字典汉语词典查词提供。

造句


1.但此人从不居功自傲,谢绝、婉拒了上级的多次表彰和提拔,唯一的要求就是让自己的太太做自己的助手,两口子整日没白没黑的忙碌在现在的岗位上,他的名字叫商一恭。

2.“士不居官终爱国”体现了其政治思想的核心价值观,“无负于斯世斯民”体现了其政治思想的根本宗旨。

3.从而使得人类的历史得以为人所把握,就是变动不居的历史现象也不再神秘无常。

4.在“地势坤,君子以厚德载物”的理念下,追求一颗包容的心与一种既不妄自菲薄又不居功自满的境界,以平常心温和待人待物。

5.学会放下,懂得从容。做人除了要天天向上,更要懂得天天向下。天天向下,就是要学会弯腰;就是高调做事,低调做人,放下架子;就是不露锋芒,虚怀若谷;就是不卑不亢,不骄不躁,功成不居。早安!

6.但这个“形而上”的东西,却如古人所讲:变动不居、周“溜”六虚。

7.当他的审美目光越出西山之外的社会,面对盛衰无常、变动不居的现实,也不禁有沧海桑田之感。

8.好胜人者,必无胜人处,能胜人,自不居胜。

9.换言之,我们不能也不应当把中国当作孤立社会的特殊个案,而应把它视作变动不居的地区和世界文化的一部分。

10.王铁人功成不居,始终保持着普通劳动者的本色。